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正文

渡江即景与诗情画意

  • 深度
  • 2025-07-04 21:56:56
  • 2048
摘要: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下半句是“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整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及内心情感。 # 一、李白与《早发白帝城》...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下半句是“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整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及内心情感。

# 一、李白与《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在行至巫山时获释返回。途中他路过白帝城,乘船顺江而下到达江陵。此番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 二、《早发白帝城》的意境与情感

1. 开篇壮丽:朝辞白帝彩云间

开头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即从白帝城出发时的景象和快速行进的速度。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了行程之快。李白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突显了船速之快,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2. 次句写景:两岸猿声啼不住

“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一句描述沿途的自然风光。诗句中“猿声啼不止”的描绘,不仅表现了诗人乘舟而过的悠闲与惬意,还透露着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啼不住”也暗示了行船速度之快——连急促的猿猴叫声都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3. 结尾写景:轻舟已过万重山

渡江即景与诗情画意

最后两句“轻舟已过万重山,疑是银河落九天”,则描绘出诗人乘坐轻巧的小船穿行于群山之间的壮观景象。此句不仅突显了地理环境的险峻复杂——“万重山”形容山峰众多、连绵起伏;而且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兴奋。“轻舟”的使用,既象征着行程之快,又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息。

渡江即景与诗情画意

4. 情感表达: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最后一句中,“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将眼前的景象比作从天上落下的银河。这一比喻不仅描绘了两岸山峰高耸入云、连绵不断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 三、《早发白帝城》的艺术特色

渡江即景与诗情画意

1. 夸张手法的运用

李白善于使用夸张的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千里江陵一日还”,虽为夸张,但通过这样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旅途之快,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由和速度的向往。

2. 自然景物与情感融合

《早发白帝城》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更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李白通过对沿途风光的细腻描写,将自身的愉悦心情融入其中。从“彩云间”到“万重山”,诗人的情感随着旅程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渡江即景与诗情画意

3. 意象与象征

诗句中巧妙地运用了“轻舟”、“猿声”、“银河”等自然意象,并赋予它们丰富的象征意义。“轻舟”不仅代表行船速度之快,更是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自由;“猿声”则暗示旅途中的不凡经历;而“银河落九天”的比喻,则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无限赞美与向往。

# 四、《早发白帝城》的文化价值

1. 文学史上的地位

渡江即景与诗情画意

《早发白帝城》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对自然美的赞美

通过这首诗,诗人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无限热爱与敬畏之情。《早发白帝城》通过对沿途风光的生动描绘,不仅让人领略到大自然之壮丽之美,更唤起了人们对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3. 文化传承与精神启示

渡江即景与诗情画意

作为一首传颂千古的经典之作,《早发白帝城》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学习借鉴的对象。它所蕴含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精神财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着人们在面对逆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前进。

#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早发白帝城》不仅展现了诗人李白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向我们传递了对自然美景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更是跨越时空界限,给予后人以无限启示与感动的经典之作。